新年如期而至。
爱因斯坦说过,不要努力成为一个成功者,而要努力成为一个有价值的人。
过去的一年,科技交叉和政策利好频出,硬科技创业迎来最好的时代。
那些长期坚持做有价值事情的人,陆续走到了聚光灯下:专精特新“小巨人”迎来高光时刻,默默无闻的“隐形冠军”被人们看见,科学家创业、产学研融合成为中国实现硬核科技“弯道超车”的希望之火。
12年来,创新工场有幸长期深度参与科技领域创业,始于移动互联网的崛起,推动人工智能和前沿科技、机器人和自动化,到芯片/半导体、医疗科技,我们持续拓宽Tech VC的布局,团队具有专业投资人加AI技术专家的组合基因,和科学家及硬科技创业者“说共同的语言”,做最硬核的投资机构。
这次,我们邀请了创新工场10位投资人,解读他们的2022科技创业关键词。
以下,迎接2022
# 关键词 1
AI是创新工场很强的标签,我们已经培养出了10个AI独角兽。时至今日,AI不单是我们的投资方向,而变成了我们投资的底层工具和赋能手段。
现在的创新工场,更聚集到硬科技领域:硬科技创业不靠资本、不靠流量,靠实打实的技术领先优势形成“护城河”。所以,只有技术足够“硬核”,才有望进行商业化。
掌握“硬核”技术的科学家们,将成为科技创业的中心。这里面有机遇也有挑战,很多科学家可能愿意花费多年的时间去打磨高风险的技术,但忽略了一个成功的创业者不仅仅要懂技术,还要能将技术转化为具有市场价值的产品,创造可持续的商业模式,最终实践商业的回报。
创新工场为此独创了“塔尖孵化+基金投资”的模式,用专业的投资、投后团队进行“科技投资+全面赋能”的深度孵化,通过“研究、挖掘、交叉、落地”四步骤,帮助专精特新的创业者打造世界级的公司。
期待在我们的赋能下,更多科学家迈出技术商业化的“死亡谷”,那么,无论我们多大的付出都值得了。
# 关键词 2
中国新一代的硬科技创业者们青出于蓝,在更高的水准上创造了超越前辈的成就。在新材料、新能源和先进制造等领域,不少技术突破“卡脖子”的瓶颈,未来将会持续落地应用。
以新能源行业为例,在双碳政策驱动下,我们将长期关注光伏与储能行业,包括柔性轻质光伏组件在整县光伏、海上光伏领域的部署和应用,区域共享储能中心积极参与电网调峰和调频的运营应用,都是明年我们非常看好的技术应用。
新一代创业者们正在突破海外巨头技术垄断的桎梏。在新能源汽车产业链, 国产的IMU(惯性测量单元)、国产的固态激光雷达在主流车型上快速应用,国产汽车线控底盘关键技术实现了世界级水准的研发和生产。明年会是高压快充的元年,800v国标的确定和推广,会加速高速快充桩的应用和推广,快充也将成为中高端电动车的标配。
我建议硬科技创业者未来以“专精特新”为导向,钻研核心科技竞争力提升的同时,结合行业痛点找寻落地场景,让项目实现从“输血”到“造血”的转变,创造出更大商业价值。
# 关键词 3
医疗行业会出现越来越多的跨领域、跨学科的交叉融合,带来的“科技+医疗”的应用落地,一些领域会相继迎来突破。
例如在脑科学领域,脑机接口无疑将是下一个生命科学和信息技术交叉融合(BTIT)的主战场;而阿兹海默病(AD)的全新筛查方式——通过血液检测tau蛋白,刚刚被美国FDA授予突破性医疗设备认定,有望改变AD疾病通常晚期才介入治疗导致的效果不佳的局面。
细胞和基因治疗将成为行业热点。由于NK细胞具有独特的抗肿瘤效应,不受MHC限制的细胞毒性、产生细胞因子和免疫记忆等功能,CAR-NK细胞疗法可能会导致肿瘤免疫治疗的革命性进展。
2022年将会是国产腹腔镜手术机器人全面爆发的一年,这能否挑战达芬奇手术机器人的霸主地位,我们拭目以待;此外,多立柱手术机器人、口腔种植机器人等新技术路线的兴起,则会带来更多元化的临床应用。
# 关键词 4
与其追逐阶段性风口,我更看重项目所处行业的中长期规律,关注它们是否能本质推动世界发展,同时创造巨大的商业和社会价值。在全球老龄化时代到来、劳动力人口下降的大背景下,我长期看好能够提高生产力和改善人类生命健康的科技、服务和产品。
创新工场在这些领域布局的项目,也在今年取得了非常好的成绩,无论是以AI赋能农业提升生产效率的极飞科技、还是以智能自动化变革生命科学的镁伽,都在恰当的时机,用科技满足了社会变革的底层大需求,重塑了传统行业的运行模式。
在用技术赋能行业的过程中,高科技创业者不光要保持技术、产品和商业模式的领先,更为关键的是牢记企业家的第一职责是建立和领导组织,学会理解团队、客户、股东和行业相关方的核心诉求,并带动一群人完成目标。给人希望、成就他人、定规则、守规则是领导者永远的功课,也是达成伟大事业的首要能力。
# 关键词 5
新的一年,硬科技创业进入百花齐放的时期。相比互联网时代的巨头通吃局面,硬科技创业强调“专精特新”,产业链更加细分和专业。创始人们往往拥有很强的技术背景,但除了技术,更要深刻理解所在的产业——从材料到器件到终端,才能打造细分领域的“隐形冠军”。
我长期关注功率半导体领域,其作为半导体行业的细分赛道,在全球约拥有400~500亿美元每年的市场。受益于新基建和双碳政策推动,第三代功率半导体已经迎来“国产替代”的高速发展期。
例如,创新工场最近投资的“隐形冠军”——晶湛半导体,其拥有国内最领先的氮化镓外延技术,相比传统的硅器件,能够显著提高电源转换效率,并减少发热,大幅提高电源性能和电源的开关频率,在新能源、电动车、功率、射频和微显示领域发挥重要作用。
# 关键词 6
涌现(Emergence)是一个复杂系统的专业术语,指当系统中的各部分相互作用时,会产生所有组成部分本身没有的属性。当下,人工智能技术已经成为底层的“技术基础设施”,与先进计算技术、生命科学、电化学、物理学等学科进行深度交叉,各类新的综合学科和新应用正不断涌现,进入了科技发现的“大航海时代”。
在AI领域,“预训练大模型+微调”的诞生,宣告包括NLP等领域进入百花齐放的应用发展和新技术探索期。创新工场孵化的澜舟科技正是瞄准这一趋势,其研发的轻量模型“孟子”,今年首次亮相就拿下中文NLP领域的权威榜单CLUE的榜首。
在AI+生命科学领域,AlphaFold2通过基因序列预测蛋白质结构,取得了突破性进展,而如何将其技术进一步应用于合成生物学、新药研发等等,这些都是未来可期的趋势。
# 关键词 7
光学、动力学、声学及算法等技术的进步,将会给消费者带来更多品类和产品的定义,改变我们的生活。
AR/VR产业链是我们关注的重点之一。在上游,不管是屏显,还是光波导技术,都在随着产业链的磨合逐渐进步。随着明年Apple发布首款MR头戴设备,未来我们可能会看到更成熟的、有别于手机的新的交互设备的出现,带来新的交互方式,定义新的交互场景。
同时,我们也关注图形算法的发展,包括渲染引擎、三维建模等方面,与新的显示技术结合,带来更强的内容生成能力和展示效果。
随着新材料的发展和脑科学技术的突破,我们也关注广义的脑机在医疗领域的应用,以及更久远的肌电和脑电带来的新的交互。
# 关键词 8
我会更关注新技术在垂直行业里的商业落地。比如,在学术圈,NLP的研究范式已经彻底改变,新突破层出不穷,新的一年有没有可能在工业界出现颠覆性的应用呢?AlphaGo战胜人类已经快6年了,AI已经开始进入传统得不能再传统的行业,并带来效率优化。
云计算和开源浪潮结合,数据在爆炸式增长,上云趋势不可阻挡,新一代基础设施正在成型。这个赛道有长长的坡和厚厚的雪,正适合有耐心有韧劲儿的创业者。
做为纯粹个人的兴趣,现在正是生命科学大爆炸的时代,AlphaFold2 毫无疑问是过去一年最大的科学突破之一。RNAi、mRNA、基因编辑、 PROTAC等各种技术平台在快速成熟,估计人类很快就会进入半年一颗药控制三高慢性病、一针永久解决遗传病的时代。
# 关键词 9
下一代计算架构,新场景新平台,国产供应链机遇,构成了底层技术创业的新引擎。
如在芯片领域,新的战场已经开辟,为满足下一代计算负载而诞生的下一代计算架构,包括各类AI芯片、AI加速卡、ARM取代X86架构CPU,R-V架构、 Chiplet技术、非冯·诺伊曼架构(如存算一体、感算一体)、非硅基(如光子、量子)等,在这些领域,创业公司和传统芯片巨头拥有平等竞争机会。
后移动互联网时代,巨头纷纷布局下一代平台与场景。Robotic、XR、智能汽车等新场景、新平台的底层技术储备和布局,将会是重要的投资领域。另外,国内贴近下游的优势,以及全球供应链混乱,带来了国产供应链机遇,我们看好通讯芯片、光芯片、IC设备等高技术壁垒和高附加值的细分领域。
# 关键词 10
人类寿命的持续延长、对健康且有质量生命的追求,不仅是现代科学进步的结果,也促进了技术的发展。多元化的现代生物技术平台已经能够在DNA、RNA、蛋白质、细胞等各个层面对生命体进行读取、编辑、调控,并发挥在疾病诊断、治疗、健康管理等方面的价值。
与此同时,大量的基因组、转录组、蛋白组、代谢组等多维度信息被发掘并积累下来,生命体的“可编码性”使得人类对其底层逻辑规则有了更深入的理解。新冠疫情期间的mRNA疫苗、蛋白结构预测算法AlphaFold,都是新兴生物技术及信息技术应用于疾病防控和药物开发来保护人类健康的例子。
长远来看,具备国际领先技术和全球视野的中国科技创业企业,将越来越多地在全球市场上用创新产品对抗疾病并促进人类健康。